同学聚会的网站已开通1个多月了,凝聚了国民同学多少心智和热情。同学的留言200多条,每日浏览情深意浓的文字,凝视几近泛黄的照片,那种久别重逢的惊喜,那种历久弥新的亲情,那种蓦然回首的感悟,深深地打动了我,感染了我,激励了我。在这缺少激情的岁月,从事这缺少激情的工作,多少有点麻木灰暗的心里,一种久违的冲动如春天里的绿草一样疯长。提笔写下这篇小文,以作青春的铭记。
一晃已是中年,虽没有经历大的风雨,却有了沧桑的感觉,有了怀旧的偏好,特别是在网上重温这么多青春稚气的容颜,校园里苦读的情景、同学的嬉笑玩闹,好似昨天,清晰如旧,跃然纸上。
记得好像在初中,初几是不记得了,好像是黄秀兰老师布置的一篇作文,内容大致是“我的理想”之类,我记得我的理想是工程师,这篇作文好像作为“范文”在教室后的墙报上“发表”了,自此,我便向“理想”进军。中学时我各科成绩都中等,理化稍好,总成绩中偏上,文理科分班时自然是失志不渝,学理科,自始至终在(1)班。高考结束填志愿,清一色是“自动化”,可是录取时全部落空,最后不容商量地“服从分配”到了江西农大。当时的失落无以言表,今天想来还“悲愤”不已,我一直在“诅咒”农大是“误人子弟”,对农大我也感情比较淡薄。就这样,我这个五谷不分的穷酸书生,开始了农村工作的漫漫征程,为家乡的“三农”事业奋斗至今。毕业后在农业局工作了几年,有好事者,据说是看到了我潜在的“文人气质”,将我调到县委办公室,之后又到政府办公室。从田里捉虫子,到桌上爬格子,都是世上苦不堪言的工种。这般折腾了近20年。
看着同学时期的照片,与几位不在黎川或平时没有亲密接触的好友,原来同窗时的情景翩然浮现。
陈彬,可还记得,黎明时分、图书馆前的南拳北腿,南拳、长拳、霍家拳功夫是否已经荒废;可还记得从深圳归来,在你家后山的指点江山,在歌厅“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大约在冬季”的出色表现?看到你的留言,知道昔日的激情少年,仍然充满激情和斗志,祝你未来更精彩。
邓可,我班唯一博士后,最时尚的儒商,留言都不忘把握商机。也有几年不见了,脸还是那么白净,笑还是那么迷人,日光还是那么深邃,妻还是那个妻,洛阳的牡丹还那么艳丽?你是学无止境,持之以恒,不懈奋斗的模范,祝你学业、事业、家业全丰收。
张万国,敦厚可爱而不乏浪漫的好同志,一别10余年,不知君在何方。最近的一次见面是在邓可结婚的时候。你是否记得,我对流行歌曲、校园歌曲的钟爱是从在你家听当时十分珍贵的三用机开始,现在想来还十分清晰而温馨。一人在外多保重。
肖雯,我班唯一飘洋过海寻找理想的坚强女性。从合肥到西安到南昌到加拿大,为了心中的梦想艰苦追求,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终有成就。你的不平凡在中学时就有表现,正可谓事在人为,天道酬勤。你父亲每日坚持晨练,今早在新区大道还遇到他,你母亲满头银丝,精神很好。下次回黎川,可会带上一把故乡的泥土?
…… ……
在高中毕业时,我们班好像举办了一个晚会,我好像唱了一首歌,效果如何是不记得了,歌名好像是《校园的小路》,歌词是:延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也照着身旁这棵小树……。校园里常伴我晨读的那棵小树,想必已成参天大树了吧……
二00四年三月十八日于黎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