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黎明邮讯首页 >> 黎川一中84届同学联谊会 >> 岁月如歌


故园之恋(二)

原高三(1)班 陈彬



  14年前的1989年初秋,刚参加工作满一年的我藉由出差的机会回家,刚好赶上庆祝妈妈的五十岁生日,诗兴大发,遂创作诗歌《岁月的河——写给妈妈的五十岁生日》和散文《故园之恋》,散文并以当时流行的陈汝佳的金曲《故园之恋》中的两句歌词作为题记:世上多少变迁,不改我故园的情;人间多少霜雪,难移我的如初情窦。后来这篇文章登载在了县城的文学刊物上。

  12年前的1991年深秋,我赴深圳闯荡之前在家稍作逗留,其间借了一辆轻骑,拿上当时给爱好摄影的弟弟买的500元的海鸥牌照相机,走村串寨的拍了一组故乡的风景组照,得到朋友们的高度好评,都说可以与书店售卖的明信片相媲美。

  今番,在无数次重返故园后的这个羊年的清明时节,除了例行性的到外公外婆和契妈坟上扫墓,我又什么新的发现呢?

  在看到更新更亮的东方红大道的同时,也看到了过去一直没有留意到的古旧的老街路边的木匠铺和铁匠铺——新奇之下,真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看到女儿alice成长得更加健康活跃和惹人喜爱的同时,也看到她的学习比以前进步多了,可以说已经完全可以轻松胜任那些比我们当年要难得多的语文和数学,仅仅四个月不见,辅导她的作业便已变得轻松自如,游刃有余了——与其说是辅导学习,不如说是共同玩作业游戏更为确切。在她爷爷的有效辅导下,alice已经迅速完成了从幼儿园中班跨越大班和学前班直入一年级的断层。

  看到女儿平时精力过剩玩闹有加,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一面,同时也看到女儿
学习尤其是画画时专注与投入的一面。看到她每天下课后在画画兴趣班能够不厌其烦地连画两个小时,每天拿出一幅平均在90分以上的蜡笔画新作,我不得不承认,她在继续张扬着“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极端个性。而当她昨晚把几十幅作品一起铺到床上的时候,我和太太不禁惊叹起来:天啊,都可以开个人画展啦!

  看到女儿在感情上已经长大和懂事多了:积极地珍惜和享受与爸爸妈妈相处的短暂时光,无数次热烈的拥抱和喜悦的笑声每每传递着她真挚的热爱,而在我们明晨即将离去的今晚,她也只是珍惜地相处着每一个可以共处的时间和细节,辅导完作业后一起洗脸刷牙,然后讲完三个已经重复数度的故事后安然睡去,并无半点离别的伤感与啼哭——这是何等的洒脱与大气!

  看到女儿继续无拘无束地飞扬着她的水晶般透明的天真烂漫阳光灿烂的童年:爷爷奶奶姑姑舅公舅婆姨妈表哥表姐表弟邻居同学,小城的淳朴美丽善良热情... 无数的关怀和爱护把alice包围着笼罩着融化着。于是我更加坚信支持alice选择在黎川读几年书是正确的,于是我们放心地认为,哪怕我们少一些与她共处的时间,换来她这般的幸福,换来她与周围如此的水乳交融并带给她的世界如许满盈的喜悦与快乐,我们也是十分值得的呀。

  还有,看到从深圳回来老家的爸爸妈妈半年多下来越来越开心而且健康充实,家里前后的庭院越来越整齐,树草盆花参差有序,令人赏心悦目;另一方面,爸爸妈妈与亲戚朋友们的往来络绎不绝且乐在其中。二老似乎已经完全渡过了从深圳回到县城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落差,完全回归到他们舒畅充实的、与这个淳朴轻松的小县城浑然一体的晚年生活中了。

  总之,这一次故园的春天之行,正如这个仲春的季节漫山开遍的映山红花朵,可说是事事顺心,春风得意。真是太好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能想出的描述心情的字句,也就只有这千年流传的古诗了。


Bill陈 2003年4月4日星期五 子夜 于故园黎川


    相关文章: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黎明邮讯工作室(TEL:0794-7523628 FAX:7528948)制作维护

E-mail:webmaster@lmstamp.com